习近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聚合力谋新篇——2024年度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述职会侧记
在守正创新中深化发展 不断增强巡视巡察震慑力穿透力推动力

试论法治环境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3-03-13  来源:中国公众新闻网  字体大小[ ]

作者: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司法局 董定权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业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一法治的科学含义界定对于规范党、国家、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对于树立社会正气,国家长治久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方略为实现依法行政确定了方向,创造了条件。不奉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就不可能有依法行政,没有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依法行政就难以推行;没有法治环境的形成,依法行政也无从谈起。法治环境与依法行政的关系,乃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一、法治环境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法制原则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对政府行为的要求。实现依法行政,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在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使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完全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全面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而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只有通过立法,强化执法,人人守法,才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达到依法行政的目的。法治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行政机关能否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各种职权。因此,二者紧密相联,其主要表现在:(一)依法行政要求按照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由政府负责具体执行法律,并依照法律来管理国家;法治环境主张执政者健全法制,严格依法管理国家。二者均主张有法可依。(二)依法行政的准则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行政权利不应行使;法治环境强调法律、法规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者均强调有法必依。(三)依法行政对政府的行政行为及其行政机关、公务人员的职务行为,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违法或侵犯自身合法权益,行政管理相对人有权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并有权请求赔偿;法治环境则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二者均要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综上所述,法治环境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依法行政是实现法治化的前提,只有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实现依法行政,才能做到按法治的发展规律办事。   

  二、法治环境促进依法行政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法治环境至关重要,在文革和后来相当一段时间,我国一方面发展民主与法制,另一方面存在言大于法、权大于法,人治高于法治、大于法治的状况,从而影响民主与法制建设,抵消了民主与法制所取得的进步。因为,一国法律制度的健全需要有法治理论指导,执政者没有法治观念,不重视对法律制度的执行和遵守以及治国中的作用,就不可能真正加强法制,到了法不立则纲不举,法不行则民不顺,法制不健全,民主无保障的地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实行了工作重点转移,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改革工作,其中包括法制建设和立法体制的改革。二十年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在刑事、民事、经济、行政、外交等领域已经制定和颁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中国真正迈入了法治轨道。全国通过四个五年普法和目前“五五”普法,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得到广泛宣传,与公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得到普及,全民的法律素质得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自觉性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法治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中国公众新闻网责任编辑张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